您好,欢迎访问B体育·(sports)官方网站!

优质环保原料

更环保更安全

施工保障

流程严谨、匠心工艺

使用年限

高出平均寿命30%

全国咨询热线

+13 9624 65399

行业新闻
您的位置: B体育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地址:北京市B体育·(sports)官方网站

咨询热线:

+13 9624 65399

18081112666

奥运会上最成功的失败者是谁?

发布时间:2025-04-13 19:47:06人气:

  奥运会上最成功的失败者是谁?1948年7月29日下午,英国伦敦的帝国体育场里响起长长的军号声,英国王室和各国贵宾依次露面,在八万名观众的注视下,第十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!

  在开幕式上,来自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四千多名运动员依次入场,在入场仪式结束后,组委会主席伯利勋爵开始致辞:

  “一个美好的梦想今日已成为光荣现实,当1945年世界范围的冲突结束时,许多机构和协会都已湮灭,只有最强大的组织得以幸存……伟大的奥林匹克是如何幸存的?今日我们将向全世界展示!尤记得1908年奥运之火首次到来时的局促......”

  伯利的演讲让现场的很多观众唏嘘不已,是啊!四十年前奥运会就来过伦敦,相比于现在,1908年的带英还是强大了不少,在那个尚未经过大战的世界里,很多人还坚信人类将不可阻挡的走向和平与文明。

  正当现场的观众们思绪翻飞时,突然,看台主宾席上一个矮小精瘦的老头站了起来,这个老头引起了场内巨大的喧嚣,很多有年纪的观众们开始惊呼:“天啊!是他吗?他还活着!多兰多·皮特里也来了!”

  1885年,多兰多皮特里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小城科雷焦,作为一名意大利人,皮特里没有出生在罗马,但并没有阻碍皮特里成为骡马,皮特里的父亲是一个失败的农民,作为大负嚎的他养家极其艰难,因此只生下了四个儿子(皮特里是老三)。由于荡气回肠的家境, 皮特里的家族一直贯彻马西埃主义,家里从不培养做题家,孩子们连攻读小学的机会都没有。在八岁那年,小皮特里就面临抉择,他需要出去打工来补贴家用。

  在众多的孩子中,皮特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——他非常瘦,而且精力极其旺盛,总是不停的运动。也正因如此,皮特里对食物有着家人般的亲切,因此在择业时,小皮特里果断的选择了进入糕点店当学徒。

  在糕点店里,除了每天幸福的制作蛋糕外(可以偷吃),小皮特里也真正开始了解这个世界。他听说了南边有个大屯子叫罗马,西边有两个更大的镇子叫伦敦和巴黎,当然,这些地方都离皮特里太过遥远,对于他来说,最吸引他的是当年的新发明——自行车。

  从第一辆自行车出现在这个小镇后,皮特里就被这个闪光的机器所深深吸引。他会用自己的零花钱贿赂有车的男孩,来短暂的骑行一会自行车,那种风吹过耳旁,心随着大杠飞扬的感觉让皮特里无法自拔,他很快就拥有了和托尔金(硬核狠人28)同样的爱好——大撒把。终于,小皮特里说服了老板,以送货的名义让店里购买了自行车,时间到了1903年,18岁的皮特里有了一个梦想——我要当一个自行车运动员!

  对于这个梦想,皮特里的父母和老板都不反对,然而,残酷的现实很快让皮特里的梦想告吹——他太矮了。皮特里的耐力很好,技巧也不差,可由于身高只有一米五九,体重不到一百斤,皮特里的爆发力很差,这个当自行车运动员的梦想,最终也就是想想。

  1904年9月的一个下午,皮特里蹲在糕点店的门口发呆,突然看到一群人在广场聚集,好奇的皮特里赶快挤了过去。原来,来自罗马的全国跑步冠军佩里克·帕利亚尼要来这座小镇搞一万米表演赛了,只要大家有兴趣,人人都可以参加!

  对于跑步比赛,皮特里并无兴趣,可是当他扭头要走时,却看到老板笑嘻嘻的脸,糕点店老板劝他,你应该去参加这个比赛,你记不记得,前年你曾经把偷咱们店东西的小偷一口气追了十五英里,差点把那个人累死?这样的体力,不参加比赛可惜了呀!

  在老板的鼓励下,皮特里决定试一试。由于这纯属临时起意,在参赛那天,皮特里穿着糕点师的白色围裙就上了跑道,引起了围观群众的爆笑。哨声响起后,皮特里全力猛冲,力图追上全国冠军帕利亚尼的脚步,然后他发现——这实在太轻松了!

  皮特里发现,自己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跟帕利亚尼并驾齐驱,当赛程超过五千米时,围观的人群开始欢呼,帕利亚尼开始提速,然而,皮特里还是轻松跟上了他的节奏,并且在最后一圈轻松超过了帕利亚尼,他赢了!

  面对这个民间的奇才,帕利亚尼震惊了。凭这么个小店员,也敢跟我赛脚丫子?年头可真是改了啊。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兼足疗技师(帕利亚尼擅长足部),帕利亚尼在赛后找到了皮特里:小伙子!跟我走吧!你是长跑界的奇才,你将来能成为奥运冠军,拥有无数的荣誉和财富啊!”

  对于奥运冠军是啥,皮特里并不关心。但对于帕利亚尼说的财富,皮特里倒是很感兴趣。此时皮特里的终极梦想,是拥有一家自己的糕点店,同时迎娶自己现在的同事特蕾莎,虽然特蕾莎的父亲嫌自己是个穷小子,但如果我当了奥运冠军,我是不是就可以开一家糕点店,雇特蕾莎当店员了?!一想到这个前景,皮特里当即允诺,不管你说的奥运冠军是个啥,反正这差事我干了!

  就这样,为了梦想中的糕点店,皮特里离开了家乡。几天以后,他就参加了一次正式比赛,获得了亚军。但是,在之后的时间里,虽然训练很刻苦,但皮特里却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。渐渐的,老师帕利亚尼发现了其中的秘诀——你的耐力好,但爆发力差,成绩与长度成正比,跑的越长,你的成绩就越好!

  果然!当皮特里专攻马拉松后,他的优势立刻被激发出来,从1905年开始,皮特里开始横扫意大利。在巴黎的洲际30公里比赛中,皮特里以六分钟的巨大优势轻松获得冠军。在第二年的雅典奥运会选拔赛上,皮特里轻松赢得42公里冠军,意大利国王亲自向他表达了祝贺。带着记载他荣誉的报纸,皮特里回到了家乡,他给父母,糕点店老板和特蕾莎送去了报纸,从此,皮特里成为了家乡名人,整个小城都知道了,老皮家的儿子是个国家英雄,将来是要当世界冠军的!

  带着家乡人的期待,1906年4月,皮特里乘船前往希腊参加奥运会(1906年雅典届间奥运会)。与一路要饭饿肚子参赛的卡瓦哈尔不同(硬核狠人39),为了这趟异国之旅,皮特里做足了准备,他在口袋里装满了家乡带来的奶酪、香肠、面包等食物,唯恐在希腊吃不习惯。

  在1904年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已经成为万世笑柄的情况下,雅典奥运会的主办方对于马拉松比赛非常重视。他们把比赛起点选在了马拉松镇,终点是雅典卫城,比赛时间不是酷暑,没有扬尘,而且设置了大量饮水点和向导,保证选手们再也不会像上届那样喝井水跑错路被狗追了。

  但是,这届雅典的马拉松赛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特点,这一届奥运会马拉松赛,由于预算有限,主办方依然没有将赛道整体铺装,只是将赛道上有凹陷的铺了煤粉,至于选手是否能躲过这些陷阱,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是?

  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场奥运会,皮特里非常重视。到达希腊的前几天,他没有吃任何口袋里的食物,在五月一日比赛当天中午,皮特里一口气把带来的奶酪、香肠面包全给炫了,好饭要用在刀刃上啊!

  我们都知道,五月份的地中海,气候是比较温暖的,在过去的十天里,皮特里带的奶酪和面包已经充分发酵。在皮特里把他们吃完后,这些食物很快就在他肚子里开始了生态化反(其实是轻微的食物中毒),到下午两点时,皮特里的肚子开始翻江倒海了,到三点比赛开始时,皮特里感觉自己的马上就要大江东去了!

  但是,比赛是不能耽误的。在哨声响起后,皮特里还是不得不和其他选手一样如脱缰的野狗般冲了出去。跑了几公里后,皮特里就开始受不了了,由于运动带来的脱水, 他在路上又喝了大量凉水,很快,皮特里感觉自己的嗓子眼开始发辣,菊部地区也要飞流直下了,这要是控制不住,在赛场上来个上下天光一碧万顷,那自己这面子可挣大了啊!

  为了缓解不适,皮特里只得放慢了速度。可是,这时候后面的助手不干了,助手在自行车上朝他大喊“后面的人快追上来啦,快加速啊!”无奈之下皮特里只能再次加速,然后在肚子的进度条快满了的时候再次减速,然后再次被助手提醒……

  如是几次之后,当跑到第23公里时,皮特里的上路终于首先被突破,他在跑道上直接吐了。但是,皮特里仍然不愿放弃比赛,他继续向前跑,很快又吐,然后再跑再吐,当跑到24公里时,皮特里终于一脚踩进了陷阱,这突然的震动终于击垮了他的下路,那真是还似金堤溢,翻如碧海流,皮特里用最后的力气让自己翻进了路边的沟里,他痛苦的闭上了双眼,如果有的选,他希望有人能把他活埋在这个沟里算了。

  就这样,皮特里不太体面的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生涯。回到家乡后的他极其痛苦,因为每个人在知道他的成绩后,都会好奇的问一句——你在雅典究竟是怎么输的?

  为了挽回一丝尊严,皮特里只能疯狂训练,一寸光阴一寸金,三寸光阴一个鑫,在整个1907年,他拿下了几乎所有意大利中长跑比赛的冠军,本来,皮特里是打算全力备战1908年的罗马奥运会的。但由于维苏威火山的意外爆发,意大利政府放弃了奥运会举办权,国际奥委会只得临时找人接盘,最终,这次奥运会的举办地变成了——伦敦!

  虽然是临时委派,但伦敦对于举办奥运会的态度绝不敷衍。对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,英国组委会只有一个态度——量带英之物力,显上国之富饶!

  在确定举办后,带英的奥组委就为这次奥运定下了基调——力求做到高端大气门类全,水平高超业务专,奢华低调有底蕴,保证各国看傻眼。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让大洋对岸的暴发户们看看,什么叫做日不落帝国的风范!东西南北四条街,打听打听谁是爹!

  在1908年的世界里,美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,作为世界老大的英国迫切的想通过一场奥运来向各国展示实力。所以,英国奥组委拥有海量的预算,为了体现带英的豪横,组委会决定把这次奥运会分成春夏冬季奥运会和水上奥运会,咱们按着一年来开!

  在顾拜旦的以死相逼之下,英国奥委会才勉强答应把赛程缩短到区区187天,为了弥补赛程时长过短的遗憾,组委会力图扩赛规模,为了凑齐所有大洲,连奥斯曼帝国和澳大利亚都被搞出了代表队,刷新了当时的奥运会规模记录。

  在赛事保障方面,组委会精心制作了详细的计划。以马拉松比赛为例,在整条赛道里,组委会足足设置了七十多个补给点,除了提供冷热水外,还提供牛奶、硬糖、布丁、水果、糕点等各类食物,整条赛道摆的跟自助餐似的,力图展现带英的富饶。

  在这尽善尽美的准备下,1908年4月,第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正式开始,然后,这次奥运就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。

  在比赛开幕式(开幕式于7月23日举行)上,来自各国的贵宾共同见证了这场盛会的开赛,带英的牌面拉的很足。然而,也许是由于牌面拉的太足,参赛的各支队伍纷纷开始提出了要求。

  首先挑事的是芬兰人,那阵子芬兰还没有独立,但他们不愿意跟着沙俄代表团入场,所以芬兰人决定不举旗空手进入赛场。跟他们有同样态度的还有奥匈帝国下面的一堆小兄弟。

  除了不举旗外,瑞典代表团体育场里没有悬挂瑞典国旗,认为这是对瑞典的轻慢,任凭组委会怎么解释这只是个工作失误也没用,最终瑞典代表团拒绝入场,蹲在入口围观了整场开幕式。

  如果说瑞典的是情有可原的话,那美国人就是诚心找事了。在入场仪式上,当美国代表团路过主席台时,爱尔兰裔的美国旗手拉尔夫.罗斯拒绝向英王压旗致敬,大摇大摆的高举国旗从英王面前过去了。在事后,美国代表团声明说,美国的国旗不会为了任何人间的国王下降!

  这就是纯纯的挑衅了,由于殖民地时期的大缺大德,美国人至今仍对英国王室满怀恶意。这次不愉快的开幕式成为了1908奥运会英美矛盾的起点,在之后,为了报复美国,英国组委会也定下了基调,既然你让我难堪,我也绝对不让你好过!

  在几天以后的田径400米决赛上,美国选手约翰·卡朋特率先撞线。然而正在约翰庆祝的时候,英国裁判却表示,你最后冲刺时的时候严重干扰了英国选手哈斯韦尔,取消比赛资格,重赛!

  这场决赛中,除了英国选手哈斯韦尔外全是美国人,对于带英的行为,美国人认为这是十字军蒙面——横竖不要脸啊!因此美国选手集体退赛,你一个人玩去吧!英国选手哈斯韦尔因此获得了奥运史上空前绝后的单人金牌,据时人回忆,哈斯韦尔在获奖时很不开心。

  400米跑只是英美矛盾的一个缩影,随着赛事进行,美国代表团不断英国人吹黑哨。而事实证明,美国的也确实不是瞎说,比如在拔河比赛中,美国队望着集体穿钉子鞋的英国队愤然,拔河是力量的对抗,你们怎么能玩道具赛呢?但英国裁判表示英国队的成员们都是,本来就穿钉鞋,这非常合理,气的美国队当场退赛。在射击比赛中,额定11人的比赛却出现13名选手,带英居然找来三个人为一个选手打靶子(当年的鹿靶很容易脱靶),直接让这个选手刷新了世界纪录。

  于是,这场伦敦奥运会变成了英国选手不断胜利,美国选手不断。而英国观众则集体嘲笑美国人输不起,为了给美国代表团添堵,英国的观众们很快达成了一致——在比赛中,我们英国赢不赢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不能让美国赢!无论哪国选手,只要能跟美国人抢成绩,我们带英一定帮帮场子!

  所以,伦敦奥运会上的美国选手很快发现,在自己出场时,全场的观众寂静的如同无人区,而只要是美国以外的选手出场时,在场的带英观众们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。由于这种偏向实在太过明显,以至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都对此发出了,把奥运场上的种种行为上升到英国对美国的敌意。

  其实,要说带英是故意针对美国,那显然也是不全面的。因为,在这场伦敦奥运会上,带英成功的做到了让所有国家都不满意。比如在射箭项目中,英国组委会用极其复杂的规则和英制尺码作为计量单位,把习惯用公制尺码的法国选手集体整不会了,最后导致射箭强国法国止步预赛,英国包揽了所有奖牌。

  也比如奥斯曼选手阿莱科·穆洛斯,穆洛斯不是专业运动员,完全是为了代表奥斯曼被抓来凑数的,而不知道是哪个傻子给他报的项目,居然给穆洛斯填了个体操全能,当一辈子没劈过叉的穆洛斯顶着大胡子出现在赛场时,全场哄堂大笑,社死的穆洛斯连台都没敢上就掩面而去。

  当然,以上这些比赛,都只是当年奥运的一些小趣闻,真正让伦敦奥运会名垂千古的,就是我们的主角皮特里即将参加的那场比赛——伦敦奥运会马拉松赛!

  前文提到,为了本届马拉松赛,伦敦奥组委进行了充分的准备,除了准备了众多的补给站外b体育·bsports,他们还允许选手携带助手,以在比赛过程中协助他们。皮特里的弟弟就在伦敦打工,正好可以充当皮特里的助手。

  不过,如果说伦敦奥运会的马拉松赛完全没毛病的话,也不尽然。比如,这一届马拉松赛的赛程就有点问题。

  在比赛前,伦敦的各界名流共同商讨了马拉松赛的路线,为了保证路过伦敦各大地标景点,大家决定将赛程设置为从温莎城堡出发,经过众多地标后,最终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主席台结束。这条路线的路况并不差,但问题是,它的长度是42.195公里,

  在此之前,马拉松比赛一般是40公里。但组委会经过实地考察发现,以他们确定的起点和终点和经过的地标来算,无论怎么跑都至少要这个距离,组委会的老爷们认为,反正运动员们连40公里都跑了,还在乎多跑两公里吗?就这样,这次马拉松赛的赛程被定为了42.195公里,并且后来成为了定规,深刻影响了之后的马拉松历史。

  但是,对于这个增加赛程的决定,组委会觉得是大局观,运动员觉得是脑血栓。好家伙,感情上场跑步的不是你哈?马拉松是考验极限的运动,运动员的体力分配和运动节奏都是经过反复练习的,两公里是说加就加的吗?

  听说赛程改变后,皮特里在骂街之余也赶紧改变了训练计划,带着忐忑走上了赛场,1908年7月24日下午2点23分,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正式开始!

  这一次,皮特里吸取了上届奥运的教训,一整天就吃了一块牛排,为了提神,他喝了不少咖啡,身穿短裤短袖,还带着了浸水的毛巾,当天气温26度,皮特里状态极好,出发!

  在起跑以后,皮特里并没有抢着冲锋,反而跟着大部队慢悠悠的晃荡。马拉松是耐力的比拼,皮特里并不急于一时。而主场作战的英国佬们则士气十足,一开跑就嗷嗷叫的往前冲。果然,还没到10公里,英国主将布拉希就累拉稀了,直接退赛。在之后,带英其他的几名兴奋过度的选手们也相继退赛。当皮特里跑到24公里时,排名第二的加拿大人朗波特也崩了,倒地不起,宣布退赛。

  然而,此时不知道是哪位热心观众,在赛道边给皮特里加油。在前面的人倒下后,他对皮特里说了一句“你现在第二,离第一名已经很近啦”!虽然马拉松比赛需要精确的计算体力,但这句话还是影响了皮特里,他开始加速追赶,而作为助手骑车跟随的弟弟却没有提醒他——此时还没到30公里!

  在当年,马拉松选手在比赛时,一般会在赛程的后半段开始加速。比如在40公里赛中,皮特里一般会在25公里处加速,这次比赛延长了两公里,由于越到后期体力消耗越大,皮特里认为,应该在30公里时提速比较合理。

  但是,皮特里的弟弟并不是什么专业助手,在皮特里提速后,弟弟完全忘记了距离这一茬,任凭皮特里全力冲刺。在前进到约39公里的赛程时,皮特里超过了南非选手赫弗伦,按照以往的经验,此时距离终点只剩一步之遥了。然而,皮特里发现,自己距离终点线似乎还有很远。

  到了这个阶段,另一个失误的效果也开始放大,在比赛前,皮特里喝了大量咖啡,但为了防止像上一届一样闹肚子,他并没有喝多少水。在40公里的位置,皮特里已经脱水,他的体力完全耗尽了,任凭皮特里如何坚持,他的身体都已经不能再承受这额外的两公里了,皮特里的节奏完全被打乱,以一种可笑的姿势一步步的向前挪动。

  不过好在,后面的南非选手赫弗伦和美国选手海耶斯比他还崩溃,所以在下午5点18分,皮特里还是第一个冲进了体育场入口,那一瞬间,全场七万名观众沸腾了,大家欢呼着给皮特里加油,皮特里机械的向右转,加油,还有最后三百米!

  当身体和意志濒临崩溃时,人是经不起任何的意外的。在被提醒之后,皮特里赶忙转身,然后他就失去了平衡,重重的摔倒在了跑道上,他太累了,摔倒后的皮特里平躺在赛道上,根本爬不起来了。

  此时,皮特里的身体已经软的像面条一样了。他已经没有精力去想其他,既然裁判把自己往前推,那比赛的规则应该是不完成不行吧?皮特里艰难的向前挪动,没出100米就又摔在了跑道上。这时候,旁边的英国裁判和官员们一拥而上,大家七手八脚的把皮特里扶了起来:“别放弃!小伙子!我们打听了,你后边是个美国佬,死也不能让他赢啊!走你!”

  在全场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中,皮特里又蹭了几步,然后又倒下了,这一次,连英国医生都上去帮皮特里。在皮特里第三次摔倒时,美国选手海耶斯也进入了体育场,海耶斯一开始还好奇,为什么这么多人围在这里,直到看到一群英国人簇拥着皮特里前进,唉?这像话吗?!

  海耶斯很想一个箭步冲过终点线,但此时他的体力也已经是极限了。在海耶斯进场后,全场观众更是疯了般给皮特里助威,然后,皮特里又倒下了。

  此时,望着越来越近的海耶斯,带英的官员们也顾不得许多了,几个英国人一把薅起了皮特里,爷!再挪几步,再挪几步你就赢了!此时皮特里已经基本失去了意识,几个英国官员把他一架,一二三走你!

  就这样,皮特里以2小时54分46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了终点,然后一头栽倒,直接被送到了医院抢救;34秒后,海耶斯也艰难的挪过了终点线。海耶斯倒是还有意识,他用最后的力气示意旁边的美国官员——快去!

  其实不用海耶斯说,美国代表团也准备了。夭寿啦,有没有人管啊?!七万人现场直播啊,你们这是作弊啊!你们那几个裁判直接把他抬过终点多好呢?这是犯规啊,还有王法吗?!

  事实证明,美国代表团不仅讲理,而且还讲证据,他们在英国裁判扶皮特里的时候赶快让摄影师拍照,在铁证如山面前,奥组委没敢拉偏架。皮特里接受裁判帮助,成绩取消,他们命人把黑板上皮特里的成绩擦去,并且宣布,美国选手海耶斯是冠军!

  然而,正是这次裁决,才让这场1908年的奥运会马拉松,从此永载史册,因为在当年的现场观众眼里,这场比赛完全是另一个版本。

  对于比赛的内情,看台上的七万名观众们并不知晓,他们看到的是——一个瘦小枯干的意大利选手,已经跑到了濒临死亡的状态,却还坚持不懈的在向终点前进,朋友们啊,这是什么精神啊?!这才是奥运精神啊!这才叫永不放弃的奥林匹克啊!

  在面条般的皮特里被裁判们架着往前推的时候,看台上的英国观众们已经被感动的热泪盈眶,他们纷纷站起身来为皮特里加油呐喊。同胞们啊,倒下的是一个矮子,可站起来的是一个巨人啊!为了胜利不惜一切,这才是我辈楷模啊!

  当看到第二名的美国选手冲进赛场时,看台上的英国观众们更是疯狂的给皮特里加油鼓劲,当皮特里冲过终点时,整个体育场沸腾了,被感动的观众们喜极而泣,同胞们,这是什么胜利啊?这是奥运精神的胜利!是人类意志的胜利啊!

  也正因为这样的感动,几分钟后,当美国选手海耶斯宣布时,全场的观众立刻开始了声嘶力竭的怒骂,向无耻的美国佬疯狂砸东西。如果不是极力阻止,好几个暴躁老哥差点要上去痛打海耶斯。

  为了表示,海耶斯干脆坐在了跑道上,这嚣张的造型更加激怒了英国观众,连体育场的工作人员都愤怒了,几个升旗手不等裁判结果出来,就擅自把意大利国旗升了起来,引来全场的热烈欢呼。

  在观众们沸腾的同时,裁判委员会也在激烈争执,最终,委员会判决——皮特里成绩无效,命人将黑板上皮特里的成绩擦去。然而,现场的观众并不懂这些缘由,他们看到了意大利国旗升起又被降下,皮特里的成绩被擦去,大家震惊了——皮特里死了?!

  一瞬间,观众们的骂声响彻体育场——美国佬!你们还是人不是人!人家用命换来的成绩你们还要抢?!你们真该死啊!

  此时,整个体育场看台上已经打成一片了,愤怒的英国观众们开始围殴少数的美国观众。而喜获冠军的海耶斯也根本谈不上庆祝,顶着抛来的漫天杂物狼狈的逃出了体育场。而碰巧的是,侦探小说《福尔摩斯》的作者柯南道尔当天也在现场,在目睹了这一切后,柯南道尔激动的情难自抑。作为记者的他以最快的速度刊载了自己的文章——“无论裁判的决定如何,意大利人的伟大壮举都永远不会从体育史上抹去!....没有一个古罗马人知道如何像他(皮特里)一样将胜利的桂冠放在额头上,皮特里让世界知道,那伟大的种族还没有灭绝!”

  随着柯南道尔的雄文发布,整个伦敦都知道了罗马正统皮特里的故事,而比赛当晚十点,伦敦中央新闻社居然报道说,意大利运动员多兰多.皮特里死了!这下皮特里彻底成为了悲情英雄,虽然仅仅半小时后,中央新闻社又进行了紧急辟谣,宣布皮特里没死,但这如闪电般归来的情节更加证明了皮特里是罗马正统,整个伦敦沸腾了!

  在赛后的第二天,意大利总干事前往奥委会进行申诉,他申诉的理由是“皮特里先生并未请求任何人帮忙搀扶,事实上如果没人搀扶,遥遥领先的他也会第一个完成比赛”,在申诉的背后,整个英国的媒体已经一边倒的支持皮特里,而来自社会各界的更是如雪片般的递向奥委会。为了维护裁判权威,奥委会没有更改裁判结果(当然人家也没有理由改),但为了照顾,奥委会同意,对皮特里的事迹大加宣传。

  就这样,在奥委会新闻组的全力配合下,皮特里四倒四起冲过终点的故事传遍了全世界,这一报道模板甚至影响了之后百年的奥运宣传。

  很快,皮特里就成为了全民英雄,在极短的时间里,皮特里就收到了几百封女孩的求爱信,同时,英国各地的俱乐部和剧院也纷纷邀请他光临。柯南道尔在听说皮特里的梦想是开一家糕点店后,立刻公开募捐,自己带头捐了五英镑,最终居然足足筹到了三百多英镑(相当于现在的3.3万英镑)。

  在汹汹之下,英国王室出面了。英国王后亚历山德拉专门定制了一只镀银的奖杯,亲手交给了皮特里。虽然由于工匠不懂意大利语,奖杯上皮特里的名字都被拼错了,但并不影响这件事的价值,皮特里靠着这场失败,获得了远胜于冠军的名声。

  在这场神奇的比赛后,面对着汹涌而来的赞誉,皮特里完全懵逼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名文化上焚书坑儒的糕点师,皮特里并不深刻理解什么体育精神,不屈不挠之类的。他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赚钱生活,而且,四倒四起也单纯是因为裁判在薅他,如果没有英国佬出手的话,皮特里可能就真的躺了。

  可是,这场宣传进行到这,已经跟皮特里本人没关系了。哪怕在美国,皮特里都拥有巨大的声望。比赛结束后,冠军海耶斯回国,刚一下船他就收到了几百封信,要求他把金牌还给皮特里。而《天佑美国》的作曲者欧文柏林更是被皮特里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到痛哭流涕,挥笔写下了一首《多兰多之歌》(多兰多.皮特里),在美国广为流传。

  除了感动之外,因为这个故事,美国人还特别好奇一件事——如果皮特里和海耶斯真刀的赛一场,究竟谁会赢呢?

  很快,就有商家行动起来,来自美国的邀请信被送向皮特里,美国各大商家都不惜重金邀请皮特里和海耶斯挑战。对于这个邀请,皮特里欣然赴约,在皮特里到达纽约时,整个纽约万人空巷。在纽约市民的见证下,皮特里和海耶斯单挑了262圈,最终,皮特里在最后五百米成功胜出,证明了自己即使没人扶也能获得胜利!

  不过,对于在美国的比赛,其真实度如何就很难说了。从效果上看来,皮特里跟海耶斯应该早就实现了和解,因为两人之后在美国各地足足进行了36场比赛,皮特里赢下了其中的24场,而且,几乎每次都是以极小的差距险胜或惜败,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为了节目效果。

  靠着这些巡演,皮特里赚到了大笔钞票,可在他准备备战1912年奥运会时,1911年的一次比赛后,皮特里被诊断出了心脏病,这是1908年的那次抢救给他留下的后遗症。就这样,皮特里在没有获得奥运荣誉的情况下退役,他带着20万里拉(相当于现在大概400多万美元)的巨款回到了家乡,迎娶了特蕾莎。由于他的财富已经远超糕点店所需,皮特里买下了一栋大楼成立了酒店,在老家成为了地标性建筑。

  不过,皮特里的经营天分显然不如长跑,几年之后,皮特里的酒店就被他干倒闭了,当年赢得的积蓄也亏损一空。不过,在妻子的鼓励下,皮特里振奋起来,开了个小修车铺,还是让日子过了下去。

  看到这,你应该理解为什么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,皮特里能受到众人的拥戴了,因为他是一代人记忆里的英雄。

  然而,在“皮特里”在伦敦享受了一周英雄的待遇后,意大利的媒体却给英国送来了消息“多兰多·皮特里先生已于1942年去世,享年57岁,你们那边的那位是李鬼”。这次乌龙事件又一次引起了英国的沸腾(是个英国混混,故意假扮皮特里),不过,虽然在伦敦享受荣誉的皮特里是假的,但那个百折不挠的皮特里,那个勇敢不屈的运动员,那个不太真实却又符合人们想象的形象,已经如铭刻一般,永远的记载在了奥林匹克的历史当中。

推荐资讯